2019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占比15%的规划目标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9-02-18
分享到:

我国是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是国家新时期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世界能源发展潮流。受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影响,近年我国能源产业持续调整,2019年,我国能源产业将努力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油气行业的复苏、煤炭产业的攻坚及非化石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将成为2019年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展望这一年,我国将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以能源安全保供作为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以推进市场化改革有效落地变革发展,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为亮点继续深化创新发展。

427373299237094194.jpg

市场化措施有望“靴子落地” 

从油气领域看,管网改革预计2019年将有实质性推进。电力市场方面,经过3年的努力,电力市场的基本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继续深化配售电侧改革将成为2019年的重点。特别是现货交易试点已经启动,2019年将重点关注试点的交易和结算情况,适当扩大试点范围,为2020年实现全面启动现货交易打下基础。企业改革方面,结合2018年发布的“双百行动”,以优化产业链为重点能源央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上市等方式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大面积开展。
      能源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全面向好。2019年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将是大趋势,能源领域的民营企业也将从中获益。

一是环保监管将更具弹性,能源领域的民营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适当减轻,环保成本有望下降,有利于高耗能民营企业的复苏和产能提升。

二是逐步引入“竞争中性”的原则,国家的各类监管和优惠政策将适当向民营企业倾斜,预计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能源行业相关领域。

三是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放管结合。预计民营企业将采用债券融资等市场化手段缓解融资难的问题;经营不善的民营企业,将采用重组兼并的方式,有序退出现有市场。目前地炼、煤电等领域依然存在的难点,可能采用市场化手段,助力行业产能的进一步优化。

外资入场成为新看点。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发布,取消了对外资投资的诸多限制,从能源领域看,取消了电网建设经营方面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同时对于外资加油站建设、经营的数量与股比限制内容也被去除。2019年外资是否会加大入场力度进行控股乃至独资经营,将成为一大关注点。

125419753492778479.jpg

能源供应结构“有进有退”加快优

2018年是实施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的中期之年,国家“能源革命”战略得以有效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能源结构得以持续优化。2019年,预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但各能源品种增速放缓。预计201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延续增长态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1亿吨标准煤,增速3.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原煤消费量38.9亿吨,增速1.0%,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原油消费量达到6.3亿吨,增速3.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050亿立方米左右,增速约为10.1%,比上年下降7.1个百分点。所有能源品种下降速度均较2018年有所放缓。

能源结构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2019年煤炭消费比重57.8%,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比重8.4%,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4.9%,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有望提前一年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规划目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23.3%,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石油消费比重18.8%,同2018年基本持平。单位GDP能耗约为0.6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

2019年,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各类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加,清洁能源供给能力释放加快。预计原煤产量37.2亿吨,比上年增长3.9%;原油产量1.95亿吨,比上年增长1.1%;天然气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9年可突破17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95亿千瓦,发电量达到2.1万亿千瓦时,增速分别达到3.8%和7.7%。 

油气:复苏之年

预计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将达到1.95亿吨,比上年增长2.6%;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71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

国内上游投资全面复苏。随着油气价格回升,石油公司赢利反转、现金流改善,石油公司对上游投资的信心也在回升。2015~2016年,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累计大幅下滑48%;2017~2018年随着油价回暖,被压缩的勘探开发活动重新启动,投资大幅回升。预计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将达到1.95亿吨,比上年增长2.6%;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71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油气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西北、川渝和海上成为增产主力。2019年,国际油价均价预计将回升,在我国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下,三大石油公司将保持高强度稳定投入,在天然气产量增长、非常规资源上产、控制老油气田递减方面着力。陆上增产油气田主要集中在玛湖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盆地、川渝地区,其中玛湖油田增产潜力相当于再造一个克拉玛依,而川渝地区页岩气大会战将使得威远-长宁成为继元坝、普光之后的又一个大气田;海上增产主要在中国南海地区。

三大石油公司勘探开发重点各有不同。中国石化的发力点集中在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方面;中国石油延续传统优势,按照油气并重、立足常规、加强非常规的原则部署勘探开发计划;中国海油依然主攻海上油气,近期主推“渤海油田3000万吨再稳产10年”工程。

560968625637849542.jpg

 煤炭:攻坚之年

煤炭去产能“十三五”期间的目标已完成74%,但去产能工作进入深水区,任务依然艰巨

2019年煤炭消费将保持平稳,全国煤炭市场供应总体平衡、并趋于宽松,但受资源和运输情况约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时段性偏紧的问题。预计2019年原煤产量为36.4亿吨,进口量为2.55亿吨,消费量为38.9亿吨,对外依存度预计为6.5%,较2018年下降0.5个百分点。

煤炭去产能难度依然较大。截至2018年底,煤炭去产能“十三五”期间的目标已完成74%,进展顺利。但随着2019年宏观经济增速进一步趋缓,去产能工作进入深水区,产能完全出清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量低效、无效资产尚未得到处置;煤矿所在区域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减弱,关闭煤矿的职工安置难度越来越大;部分股份制煤矿因股权和债权构成较复杂,去产能难度较大。因此,煤炭去产能工作在2019年将进入攻坚阶段,任务依然艰巨,整体工作进展决定着“十三五”期间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生产重心继续西移,铁路运输“瓶颈”亟待突破。根据煤炭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布局,西部地区将成为未来煤炭生产的重心,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三西一新”(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和新疆),而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的煤炭产能将继续收缩。“三西”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2/3,该地区2018年运力缺口在3000万~4000万吨左右。2019年,随着全国煤炭生产进一步西移,产销地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运力不足的难关亟需攻克。

优化产业链和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大趋势。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降低与外贸产业相关的能源消费成本,成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煤炭以其经济性优势将再次获得业界青睐,产业发展在需求推动下会有不俗表现。2019年,着眼于优质产能释放及煤炭高效利用,通过整合业务、延长产业链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主要看点。

近年来,除神华和国电的重组外,中煤集团、国投、保利等企业间涉煤业务也进行了划转移交。我国涉煤央企共有22家,其中煤电一体化企业6家,涉及煤炭产能2.1亿吨左右;其他涉煤企业11家,涉及煤炭产能约7000万吨。按照国家《推进煤炭企合。

903910687306067102.jpg

非化石能源:升级之年

非化石能源需要重塑格局,全面提升竞争力走向成熟,为未来担当主力能源的重任奠定基础

目前,非化石能源发展的“瓶颈”已经从技术装备和开发建设能力方面的约束,转变为市场和体制方面的制约,突出表现为当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困难。2018年光伏发电补贴退坡等一系列政策的退出,表明政府对光伏行业由早期的大力扶持转向积极管控,倒逼行业摆脱补贴依赖,实现产业升级。非化石能源要在未来担当主力能源的重任,2019年将是升级之年,特别是风电、光伏等领域需要进行格局重塑,全面提升竞争力走向成熟,行业将呈现出几个新趋势:

一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有望正式出台。经过2018年的三轮意见征集,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的相关细节基本讨论成熟,《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即将正式出台,短期内有望缩减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缓解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有效增长。

二是光伏发电进入平价上网时代。2018年,三部门联合发布限制规模、补贴退坡的光伏“5·31新政”,加速催化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按照国家能源发展规划路线,国内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时间节点设定在2020年,但随着光伏发电度电补贴逐步下调,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跌,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加速,新增装机将有很大一部分由平价上网项目构成。新建的光伏项目已经具备与传统煤电公平竞争的成本优势,光伏平价上网有望提前至2019年。

三是海上风电成为可再生电力优化重点。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近海风能可供开发资源达到5亿千瓦;同时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近、电网容量大、接入条件好,且不占用土地,适合大规模建设近海风电场。在我国三北地区弃风限电背景下,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将成为重要选择。

根据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根据政策要求,新增核准的海上风电自2019年起将通过竞价方式确定上网电价,但考虑到竞价后存在1000万千瓦储备容量的缓冲期,并且已核准项目不受影响,近期市场规模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在2019年将达到260万千瓦,年增速达24%。

2019年非化石能源将继续快速发展。风电将是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的主力,2019年风电装机容量约为1.9亿千瓦,发电量约为4300亿千瓦时;光伏发电方面,从确保2020年基本解决弃光的角度看,未来两年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计划可能会被大幅压缩,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减,2019年光伏总装机容量预计为1.75亿千瓦,发电量预计为1255亿千瓦时;核电装机容量为0.47亿千瓦,发电量为3200亿千瓦时;水电装机容量为3.83亿千瓦,发电量为12300亿千瓦时。

859606585708132290.jpg

需求攀升添国际能源合作机遇

2019年,美国对伊朗制裁、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将持续发酵,大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将深刻影响国际能源贸易格局和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角色。

从供给端看,美国积极向欧洲兜售其天然气资源,市场份额受到排挤的原欧洲供应商被迫寻找新市场;伊朗原油出口的减少,也将迫使其买家寻找新的供给方。

从需求侧看,我国油气需求持续攀升并将长期处于全球第一大油气进口国,亚洲其他国家油气需求不断增加,亚洲成为重要的买方力量。2018年3月,中国石化签署了首笔以人民币原油期货计价的中东原油进口协议,掀开了中东原油定价货币多元化的新格局。全球现有的能源格局和合作机制将开始松动,为我国发展潜在合作伙伴提供了机遇。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贸易和能源合作方面的推动力和话语权。2019年由我国主导、协同印度和日本等亚洲油气进口大国重塑能源贸易和能源金融格局、建立新型合作机制将更为可行。

能源合作全方位推进。2019年“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深度实施阶段,并将正式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进博会等涉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落实,我国能源国际合作以更宏大的视野不断推进,在国际油气合作、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电网改建工程合作、重大能源装备合作等方面,将形成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体系。

油气方面,我国大型央企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已开展和执行了210多个油气合作项目。2019年对外合作将由上游到上下游并进,俄罗斯东线管道将开始供气,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向前推进。电力方面,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公司在国际工程总承包、装备出口、技术咨询合同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入。此外,东北亚、东南亚能源互联网规划已于2018年发布,伴随我国非化石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核电等产业稳步推进,建设能源互联网与印尼、俄罗斯、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展开的电力合作将深入推进。

747908972076996436.jpg